格格是今湖北恩施地区以及重庆市万州区、四川达州地区的一种小吃,属于川菜渝菜系下河帮菜,格格是万州(旧万县市)俗语,意即蒸笼,蒸羊肉就叫羊肉格格,蒸肥肠就叫肥肠格格,蒸排骨就叫排骨格格,统称格格,格格主要是由肉类和土豆一起蒸,味道偏辣。其实就是大酒店里汽水羊肉的袖珍版,但味道却要精彩和经典得多。它与大部分饭店都有的粉蒸羊肉的区别在于,蒸笼只有女生巴掌大,材质必为楠竹、水竹、斑竹等韧性好、材质硬的竹类。
格格有没有特别的传承还没考证,但能将竹的清香功效渗透进食物中,还能能清热、解毒、润肺。
【恩施美食格格做法】格格是怎么做的?
里面下面以芋头,洋芋(土豆),红薯为底。上面铺上拌好调料的肥肠、排骨和羊肉。然后一个个重叠起来,蒸熟。吃的时候洒上一点香油在上面,吃羊肉格格的时候还需要放香菜去除羊肉的臊味。达州地区格格种类比较多,除传统的羊肉外,还有肥肠、瘦肉、兔肉等,用直径七、八厘米左右的小竹蒸笼蒸制,在蒸锅上一个一个摞起来。是吃面时的必备小吃。在这一地区,只有用这种小蒸笼做的才叫“格格”。与恩施格格不同的是不会加土豆、红薯的底子。
【恩施美食格格文化背景】格格有什么历史渊源?
在恩施乡村宴会的“十盘八碗”中,没有“格格”是成不了宴的,而且,这“格格”由小变大了,一般直径在一米左右。宴会前晚,大厨们各自分工,忙而有序,一阵忙碌下来,大蒸笼一格一格由下而上,挤满了各种用扣碗装的“格格”。待头拨客人进门,烧火佬就开工蒸“格格”。宴会开始前,管家会安排帮工在堂屋里呈“品”字形摆3张八仙桌,宴会开始后,只要各种各样的“格格”一上桌,客人们便连声称赞主人家“做人有品,做事有格”
客服QQ:1617030412